咸阳金融监管分局以“四新”工程为引领,全面推进普惠金融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持续锻造新作风、展现新形象、彰显新担当,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聚焦要点,破解小微企业发展难题
聚焦新形势新任务,加强组织领导,主动靠前开展工作,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的“高效执行者”和“同题共答者”。一是创新工作方式。指导乾县专班梳理经营主体名录,建立走访目标企业库,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与政府性融资担保等业务资源挂钩,进行正向激励。泾阳县专班联合辖区银行机构对有意愿但未获贷的企业开展融资辅导,帮助个体工商户修复信用信息,帮助获得信贷。二是强化监测,加强督导,市级工作机制对照全省工作目标和辖区工作进度,对市场主体走访情况进行阶段性日监测,及时通报各县市区、各银行机构工作开展情况,梳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指导银行将县域作为“千企万户大走访”主战场,着力加大县域信贷投放力度,优化县域金融资源配置。三是助力打好外贸拓展硬仗,联合商务、财政等4部门建立外贸工作组,召开座谈会并开展专题调研,印发外贸企业走访清单,指导银行走访摸排外贸企业融资需求和困难,制定专属授信方案。目前,全市外贸企业累计获得贷款近113亿元。8月末,全市累计走访各类市场主体42.12万户,实现走访市场主体全覆盖,向“推荐清单”内小微企业发放贷款4.05万户次220.44亿元,有效推动全辖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破千亿。
二、聚焦难点,激活民营企业发展动能
聚焦融资、创新、营商环境等难点堵点,精准施策、靶向破局,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倾斜。一是强化信贷支持。制定印发指导文件,明确监管考核监测目标,坚定服务实体经济,督促银行积极拓展客群,推出面向科技型小微、民营企业等的专属金融产品,不断优化金融服务质效,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8月末,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民营企业贷款余额986.44亿元,较年初增加68.02亿元,增幅7.41%,占各项贷款比重28.18%。二是多部门联合发力。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场活动,印发知识产权金融政策汇编和专属信贷产品手册,助力企业将“知产”变资产;联合税务部门持续开展“银税互动”,依托“税银e站”等特色服务网点,助力诚信纳税企业便利获贷。
三、聚焦重点,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质效
扛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职责使命,自觉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县域存贷比。强化运用约谈、提示、非现场监管等措施,指导市级银行“一县一策”制定信贷增长和存贷比提升目标,配套内部考核评价机制,对计划执行情况定期跟进督导、闭环问效,6月末,全市县域存贷比49.73%,较年初提升1.28个百分点。二是支持咸阳“8+N+1”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坚持“抓大不放小”,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派设金融顾问,同时积极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信贷,全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42.33亿元。制定专项工作措施支持苹果等重点产业链和“淳化荞面饸饹”等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三是支持脱贫地区、服务脱贫群众。辖区保持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数清零。坚持“月提示、月通报”,加强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逾期风险防控,保障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健康发展。加强脱贫地区风险保障,指导有关保险公司优化理赔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大力发展脱贫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防返贫保险等普惠保险。
下一步,咸阳金融监管分局将持续深化普惠金融工作,推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实,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履行新职责新使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四新”工程,进一步擦亮金融为民的工作底色,努力推动辖区金融监管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咸阳金融监管分局 赵炯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