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协会动态
党建动态
会员动态
行业动态
自律维权
专题专栏
文化园地
视频展播
网站首页 >> 自律维权 >> 内控合规 >> 详细内容
守合规初心 行稳健之路——以合规文化筑牢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发表时间:【2025/10/23】    浏览次数:【122】次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分享到: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领域案件频发,不仅重创银行声誉与社会形象,更暴露出“十案九违规”的共性症结——合规管理缺位、制度执行松散、执纪监督乏力等问题屡见不鲜。透过现象深挖本质,核心矛盾在于合规经营理念的弱化与合规文化建设的滞后。面对金融行业改革转型的新形势,如何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重塑合规文化根基,成为银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的关键课题。下文结合行业实际,就当前银行业务经营与合规文化建设的协同推进展开思考。


一、正视短板:当前合规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随着金融格局深度调整,银行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尽管多数银行通过战略转型、制度迭代等举措夯实合规基础,但从近年暴露的风险案件来看,内部控制薄弱、制度落地不畅、风险防控失衡等问题仍未根治,业务扩张与合规管理的“剪刀差”持续扩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合规意识“浮于表面”,敬畏之心缺失

当前银行业内控合规制度体系已基本成形,纪律约束与惩处力度不断加大,但案件仍频发的根源,在于部分机构与员工的合规理念严重缺位。一些银行存在“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突破纪律”的现象,对规章制度缺乏基本敬畏,将合规要求视为“业务绊脚石”而非“风险防护盾”。这种重业绩、轻合规的认知偏差,导致合规文化建设沦为“口号式推进”,根基始终不牢。


(二)制度设计“存在盲区”,实操性不足

部分银行的内控合规制度存在“重基层、轻管理层”的倾向,对业务经办人员约束严格,但对管理者的权责界定模糊、监督机制缺失,形成“控下不控上”的管理漏洞。更有甚者,制度制定部门仅从自身风险防控角度出发,片面追求“全覆盖、无死角”,却忽视了业务一线的实操性——要么流程设计过于繁琐,要么条款表述模糊,导致制度刚出台便面临“落地难”,为后续风险爆发埋下隐患。


(三)制度执行“流于形式”,刚性约束弱化

在业务指标与合规要求的双重压力下,不少银行陷入“重拓展、轻合规”的误区:为完成考核任务、抢占市场份额,对制度执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默许违规操作。“屡查屡犯、前查后犯”成为行业通病,部分机构为短期效益铤而走险,使规章制度沦为“纸上条款”,合规管理的刚性约束被严重削弱。


二、凝聚共识:强化合规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当前,我国银行业正处于改革转型的“深水区”——业务增长从“高速扩张”转向“提质增效”,金融风险从“隐性积累”转向“显性暴露”,叠加后疫情时代经济波动与金融监管趋严的双重挑战,合规文化建设已不再是“附加项”,而是关乎银行生存发展的“必修课”。


(一)合规是银行稳健发展的“压舱石”

部分银行将“市场营销优先于合规管理”视为潜规则,甚至以违规为代价追求短期效益,本质是合规文化的严重缺失。须知,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一旦脱离合规轨道,再亮眼的业绩也如同“空中楼阁”——历史经验表明,忽视合规的短期增长,最终必然引发风险反噬,导致资产损失、声誉崩塌,甚至危及机构生存。唯有以合规文化为根基,才能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动态平衡,筑牢稳健经营的“防火墙”。


(二)合规是适应监管新形势的“必修课”

随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成立,我国金融监管正式进入“严监管、强监管”新阶段——监管范围更全面、监管手段更精准、处罚力度更严厉。在此背景下,银行若仍抱有“侥幸心理”,企图规避监管、变通制度,必然面临严厉问责。唯有主动构建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培育浓厚的合规文化,将合规要求内化为经营自觉,才能适应监管新形势,避免陷入“被动整改”的困境。


(三)合规是保障员工切身利益的“护身符”

“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实践中,许多重大案件的源头,都是从“小习惯、小问题、小风险”逐步演变而来。对轻微违规的“宽容”,看似“人性化”,实则是对员工的“不负责任”——一旦小风险演变为大案件,不仅会给银行和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更会让员工面临纪律处分、法律追责,甚至牵连家庭。唯有以合规文化为引领,将风险防控贯穿于日常工作,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悲剧发生,守护员工的职业前途与家庭幸福。


三、精准施策:构建合规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合规文化建设不是“一阵风”式的运动,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与基层落实相结合、制度完善与文化浸润相协同、监督问责与正向引导相促进。具体需从五方面发力,推动合规文化从“被动遵守”转向“主动践行”。


(一)以“文化浸润”树理念,让合规“入脑入心”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合规文化的核心,是让“合规至上”成为全体员工的行为自觉。一方面,要强化合规教育常态化——通过案例警示、专题培训、合规竞赛等形式,将合规理念融入新员工入职、岗位晋升、业务培训的全流程,让员工深刻认识“合规不是约束,而是保护”;另一方面,要营造合规氛围场景化——在办公场所设置合规标语、定期通报合规典型案例、表彰合规标兵,让合规文化渗透到业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人人讲合规、事事守合规”的浓厚氛围。


(二)以“制度完善”强根基,让合规“有章可循”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合规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科学性”与“实操性”的统一。首先,要补齐制度“短板”——打破“控下不控上”的壁垒,明确管理层的合规权责,建立“全员覆盖、分级负责”的合规责任体系;其次,要提升制度“精度”——制定制度前充分征求业务一线意见,兼顾风险防控与操作便捷性,避免“一刀切”;最后,要推动制度“细化”——针对不同条线、不同岗位制定差异化的《合规操作手册》,明确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点与应对措施,让每一项操作都有“规定动作”。


(三)以“刚性执行”立权威,让合规“令行禁止”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合规的权威在于问责。一方面,要强化“快查快处”——对发现的违规行为,第一时间核查、准确定性、迅速处理,不给违规操作留“缓冲期”;另一方面,要坚持“从严问责”——加大违规成本,不仅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更要倒查管理责任,让“违规必受罚、受罚必从严”成为共识,逐步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约束机制。


(四)以“全流程防控”筑防线,让合规“无缝覆盖”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合规风险防控需贯穿业务全流程,构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闭环体系。事前,要强化“源头防控”——通过制度宣讲、流程培训,让员工熟悉合规要求,从源头减少违规风险;事中,要强化“实时管控”——依托科技手段建立合规监测系统,对业务操作进行实时预警,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事后,要强化“复盘整改”——通过专项检查、案件排查,深挖违规根源,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问责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到位,防止同类风险反复发生。


(五)以“高管引领”作表率,让合规“上行下效”

“正人先正己,律己方能律人”。高管是合规文化建设的“领头雁”,其态度与行为直接决定合规文化的走向。一方面,高管要树立“合规为先”的决策理念——在制定战略、部署业务时,优先考虑合规风险,避免“业绩压倒合规”的短期思维;另一方面,高管要履行“合规第一责任人”职责——主动参与合规培训、带头遵守合规制度,对违规行为“零容忍”,出现问题主动担责,以自身行动为员工树立标杆,形成“上行下效”的示范效应。


“循规蹈矩一日易,遵章守制千日难”。合规文化的培育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对银行业而言,唯有将“安于心、谨于行、严规范、强立威”的合规理念,融入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中,才能真正筑牢合规文化之基,为业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泾阳联社 张玉霞

上一条信息:“沉浸式”警示敲警钟 “零距离”教育促廉洁——兴平联社组织开展参观省属银行系统警示教育活动
下一条信息:内控治理强根基 深耕合规护远航——兴平联社开展系列内控合规治理巩固提升工作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监会 中国银行业协会 陕西省银行业协会 汉中银行业协会 安康银行业协会
商洛银行业协会 榆林银行业协会
关注公众号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1015520号-1
咸阳市银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 2016-2021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民生东路48号    邮编:712000    电话:029-38012191    传真:029-38012192    邮箱:xysyhyxh@163.com
ipv6 ready
177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