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和能力,厚植全民防非、主动拒非的良好社会氛围,6月15日上午,咸阳市银行业协会按照咸阳金融监管分局工作安排,组织辖内12家会员单位赴秦都区中华广场及渭城区中山街文庙博物馆,同时开展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暨“6·15”集中宣传活动。
活动期间,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条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和彩页等方式向群众宣传讲解非法金融活动的主要形式和常见套路。一是养老和涉农领域的非法集资活动。不法分子打着“以房养老”“健康养老”“共享农业”等旗号进行诈骗,针对老年人等信息获取渠道有限、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群体发动“温情攻势”,通过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承诺高额收益的虚构项目来骗取信任,实则资金去向不明,最终跑路导致老人养老钱打了水漂。二是新兴概念伪创新领域的非法金融活动。不法分子打着“硬科技投资”“虚拟货币”“共享经济”等旗号,以新概念、高科技包装,脱离实体经济或真实消费场景,承诺远超合理水平的回报,资金运作不透明,是典型的“击鼓传花”骗局。同时,工作人员对《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进行政策解读,清晰告知参与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后果,引导公众自觉远离非法集资陷阱,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念。
(秦都区宣传活动现场)
(渭城区宣传活动现场)
6月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期间,咸阳市银行业协会将在陕西省银行业协会及咸阳金融监管分局的指导下,督促各银行机构落实防非宣传教育主体责任,聚焦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警示,为辖内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贡献金融力量。(咸阳市银行业协会 何家琦)
|